P1320 压缩技术(续集版)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string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main() {
string a;
cin >> a; // 输入第一行
int N = a.length(); // 得到N
string b[N];
b[0] = a; // 初始化b[0]
for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cin >> b[i];
}
cout << N << " ";
int zero = 0; // 记录0的个数
int one = 0; // 记录1的个数
for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for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
if(b[i][j] == '0') { // 注意:是字符0
if(one != 0) {
cout << one << " ";
one = 0;
}
zero++;
} else {
if(zero != 0) {
cout << zero << " ";
zero = 0;
} else { // 若首次出现的是1,则打印0的次数为零
if(i == 0 && j == 0) {
cout << "0 ";
}
}
one++;
}
}
}
// 处理最后一次的结果
if(one) {
cout << one << endl;
} else {
cout << zero << endl;
}
return 0;
}
#include <iostream> // C++标准输入输出库
#include <string> // C++字符串处理库
using namespace std; // 使用标准命名空间,避免重复书写std::
/**
* 程序功能:
* 读取一个N×N的二进制矩阵(仅包含0和1的字符)
* 按照连续出现的0和1的个数进行编码输出
* 编码规则:从左上角开始按行扫描,交替输出连续0和1的个数,首次出现1时先输出0
*/
int main() {
string a; // 用于存储第一行输入的字符串
cin >> a; // 读取第一行输入(二进制字符串)
int N = a.length(); // 计算矩阵的阶数N(字符串长度即矩阵的边长)
string b[N]; // 定义字符串数组存储N×N的矩阵
b[0] = a; // 将第一行字符串存入数组的第一个元素
// 读取剩余的N-行数据,完成矩阵初始化
for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cin >> b[i]; // 依次读取每行字符串
}
cout << N << " "; // 先输出矩阵的阶数N
int zero = 0; // 计数器:记录当前连续出现的'0'的个数
int one = 0; // 计数器:记录当前连续出现的'1'的个数
// 双层循环遍历整个N×N矩阵(按行优先顺序)
for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 // 行索引
for(int j = 0; j < N; j++) { // 列索引
if(b[i][j] == '0') { // 当前元素是'0'
// 如果之前有累计的'1',先输出累计的1的个数并重置计数器
if(one != 0) {
cout << one << " ";
one = 0;
}
zero++; // 累计当前0的个数
} else { // 当前元素是'1'
// 如果之前有累计的'0',先输出累计的0的个数并重置计数器
if(zero != 0) {
cout << zero << " ";
zero = 0;
} else {
// 特殊情况:如果是第一个元素且为'1',需要先输出0
if(i == 0 && j == 0) {
cout << "0 ";
}
}
one++; // 累计当前1的个数
}
}
}
// 处理循环结束后剩余的累计值(最后一段连续的0或1)
if(one > 0) {
cout << one << endl; // 如果最后是连续的1,输出其个数
} else {
cout << zero << endl; // 如果最后是连续的0,输出其个数
}
return 0;
}
代码解析
输入处理部分:
首先读取第一行字符串,通过其长度确定矩阵的阶数 N
使用字符串数组string b[N]存储整个 N×N 矩阵
依次读取剩余 N-1 行数据,完成矩阵初始化
核心逻辑部分:
使用两个计数器zero和one分别记录当前连续出现的 ‘0’ 和 ‘1’ 的个数
按行优先顺序(从左到右,从上到下)遍历矩阵
当遇到与当前累计类型不同的字符时,输出之前累计的个数并重置对应计数器
特殊处理:如果矩阵第一个元素是 ‘1’,需要先输出 0
收尾处理:
循环结束后,输出最后一段连续的 0 或 1 的个数
使用的 C++ 特性
标准库:使用了
字符串类:使用string类处理字符串,相比 C 语言的字符数组更安全、操作更简便
字符串操作:
使用length()方法获取字符串长度(替代 C 语言的strlen())
直接通过赋值操作b[0] = a复制字符串(替代 C 语言的strcpy())
输入输出流:使用cin和cout进行输入输出,语法更简洁
命名空间:通过using namespace std简化标准库成员的使用
这段代码主要是实现了特定的业务逻辑,没有使用经典算法(如排序、搜索等),其核心是通过遍历和状态记录(计数器)来完成编码转换。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.h>
int main(void)
{
int i = 0; // 循环计数器,用于遍历字符
int N = 0; // 存储每行字符串的长度,也就是字符串的总列数
int sum = 0; // 记录当前字符的出现次数
char ch = '0'; // 用来存储当前正在统计的字符
char str1[40000] = {0}; // 用于存储所有输入的字符串,最终将合并成一个大字符串
char str2[200] = {0}; // 临时存储每次输入的行字符串
// 输入第一行字符串,并根据其长度确定N的值
scanf("%s", str2);
N = strlen(str2); // 计算第一行字符串的长度,赋值给N
strcat(str1, str2); // 将第一行字符串添加到str1中
// 输入第2到第N行的字符串,并将它们连接到str1
for (i = 2; i <= N; i++)
{
scanf("%s", str2); // 输入第i行字符串
strcat(str1, str2); // 将当前行的字符串拼接到str1的末尾
}
// 打印出N的值,表示总共有多少列字符
printf("%d ", N);
// 统计并打印每个字符在整个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
for (i = 0, sum = 0; i <= N * N; i++) // i <= N * N 是为了遍历整个字符串,包括最后一个字符
{
if (ch == str1[i]) // 如果当前字符与正在统计的字符相同
sum++; // 增加该字符的出现次数
else
{
ch = str1[i]; // 遇到不同的字符,更新为当前字符
printf("%d ", sum); // 打印当前字符的出现次数
sum = 1; // 将sum重置为1,因为当前字符的出现次数至少为1
}
}
return 0; // 程序正常结束
}
思路:
弄一个字符数组,首先把第一行输入进去(获取N,否则之后会乱),然后把后面的输入进去,接着先输出每行的长度,然后用两层循环模拟
#include<bits/stdc++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string a[205];
int main()
{
char c='0';
int sum=0;
cin >> a[0];
for(int i=1;i<a[0].size();i++)
{
cin >> a[i];
}
cout<<a[0].size()<<" ";
for(int i=0;i<a[0].size();i++)
{
for(int j=0;j<a[0].size();j++)
{
if(a[i][j]==c)
{
sum++;
}
else
{
c=a[i][j];
cout<<sum<<" ";
sum=1;
}
}
}
cout<<sum;
return 0;
}